人大记忆(二十二):何人能识张凤翔
365bet体育在线官网 www.baidushihundan.com 2017-04-11 17:41:09 来源:本网 作者:文/赵攀强 点击:
2017年仲春,陈主任带领我们到山东大学图书馆去,查阅旬阳名人张凤翔文集。临行前,他嘱咐我,要带上介绍信和新旧两版《旬阳县志》,作为见面礼。
之前,我对张凤翔知之甚少,不是因为此人名气不够大,而是因为年代久远,留存下来的资料很少。在我的记忆中,旧版《旬阳县志》略有记载,仅此而已。
沿途河水清清,草木萌发,满眼山花,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赏景之余,我不停询问:张凤翔何许人也?为何要到山东大学图书馆去查找资料?此行的目的意义何在?
由于德智主任曾经担任《旬阳县志》副主编,写过张凤翔传,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对张了解颇多的人。
他告诉我,张凤翔(1475—1505),字光世,号伎陵子,明代洵阳县里义沟人,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其人才思敏捷,落笔成章,诗文名噪京师,时人誉为王勃、王延寿再世,可惜英年早逝,终年三十岁。
张凤翔勤奋好学,笔耕不辍,生前写下无数诗文。明嘉靖五年(1526),有马考功者,辑凤翔遗文七卷,题名《张伎陵子集》,印行于苏州,现已亡佚。据清代《四库存目》载,《张伎陵子集》前六卷为诗,附赋三篇,后一卷为杂文。
由此可见,张凤翔不仅会写诗作赋,而且能写杂文随笔。这位旬阳名人能在短短三十年的有限生命里,留下如此丰硕的文学作品,不由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可惜的是,这些文稿均已遗失。陈主任说,前不久,他在网上看到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有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编著三卷本《张伎陵集》,觉得这是重大发现。
我们这次山东之行,就是想把《张伎陵集》孤本找到,复印出来,带回旬阳。然后研读开发,编印出版,使其成为旬阳文史资料长期保存,同时作为旬阳旅游文化礼品,赠送天南海北来旬考察的客人。一路上的交流,我的心里热乎乎的,眼界顿开,心情激动,觉得我们在为旬阳人民做一件大事,顿生一种自豪感。
到达济南已是晚上,我们先住下来,品尝了当地特色饮食,观光了山东省会夜景。翌日清晨,我们一行四人前往山东大学图书馆。见到管理员,递上介绍信和新旧版《旬阳县志》,说明来意。管理员热情好客,一边翻越《旬阳县志》,一边和我们交谈。
没想到的是,管理员竟然对张凤翔的情况了如指掌:说李梦阳是明代大文学家和朝廷重臣,此人对张凤翔崇拜有加,视为偶像,可见凤翔生前的名气远在李梦阳之上,如果不是死得太早,定会非同凡响,光耀后人。还说李梦阳编著的《张伎陵集》,已经编入《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要想查看必须经过领导批准,说完就去请示馆长。
不一会儿,馆长过来了,这是一位年纪大约在四五十岁之间的女同志,态度和蔼。只见她随手将一本绿皮精装版图书放在桌上,封面上写着《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我们按照她指引的页码,将书翻到191页,竖写“张伎陵集卷之一,承德郎户部主事洵阳张鳯翔撰”等字样。看来这是文集目录索引,要看到文集,还需找到原版图书。
当我们提出复印文集的要求时,馆长断然拒绝了。她说学校图书管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这样珍贵的古籍,是不能复印的。我们再三请求,希望能够破例。但是馆长原则性很强,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我们感到失望,尤其是陈主任更是感到失望。他又向馆长提出想翻阅一下文集的要求,没想到馆长又拒绝了,说按制度规定,这是不行的。我们反复请求,说千里迢迢来到济南查找张凤翔文集,最起码要看上一眼。馆长终于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将我们领到了藏书室,让工作人员取出文集,供我们翻阅,时间仅限十分钟。
我们想将文集内页有关内容拍摄下来,还是遭到拒绝。无奈,只有将陈主任翻阅书稿场景拍成照片,留做纪念。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为了便于阅读,我将书页进行折叠,却被工作人员发现,当面制止,说读书要爱书,千万不能折叠,否则就会折断。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古籍的神圣和文化的尊严。
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旬阳名人张凤翔流传下来的文字,之所以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并苦苦寻觅。主要是因为它已演化成为旬阳的文化符号,其精神与思想,跨越时空,价值永存。
听说山东大学蒋震图书馆将要开发整理《张伎陵集》,祝愿此书早日出版问世,我们期待着,旬阳期待着。
之前,我对张凤翔知之甚少,不是因为此人名气不够大,而是因为年代久远,留存下来的资料很少。在我的记忆中,旧版《旬阳县志》略有记载,仅此而已。
沿途河水清清,草木萌发,满眼山花,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赏景之余,我不停询问:张凤翔何许人也?为何要到山东大学图书馆去查找资料?此行的目的意义何在?
由于德智主任曾经担任《旬阳县志》副主编,写过张凤翔传,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对张了解颇多的人。
他告诉我,张凤翔(1475—1505),字光世,号伎陵子,明代洵阳县里义沟人,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其人才思敏捷,落笔成章,诗文名噪京师,时人誉为王勃、王延寿再世,可惜英年早逝,终年三十岁。
张凤翔勤奋好学,笔耕不辍,生前写下无数诗文。明嘉靖五年(1526),有马考功者,辑凤翔遗文七卷,题名《张伎陵子集》,印行于苏州,现已亡佚。据清代《四库存目》载,《张伎陵子集》前六卷为诗,附赋三篇,后一卷为杂文。
由此可见,张凤翔不仅会写诗作赋,而且能写杂文随笔。这位旬阳名人能在短短三十年的有限生命里,留下如此丰硕的文学作品,不由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可惜的是,这些文稿均已遗失。陈主任说,前不久,他在网上看到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有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编著三卷本《张伎陵集》,觉得这是重大发现。
我们这次山东之行,就是想把《张伎陵集》孤本找到,复印出来,带回旬阳。然后研读开发,编印出版,使其成为旬阳文史资料长期保存,同时作为旬阳旅游文化礼品,赠送天南海北来旬考察的客人。一路上的交流,我的心里热乎乎的,眼界顿开,心情激动,觉得我们在为旬阳人民做一件大事,顿生一种自豪感。
到达济南已是晚上,我们先住下来,品尝了当地特色饮食,观光了山东省会夜景。翌日清晨,我们一行四人前往山东大学图书馆。见到管理员,递上介绍信和新旧版《旬阳县志》,说明来意。管理员热情好客,一边翻越《旬阳县志》,一边和我们交谈。
没想到的是,管理员竟然对张凤翔的情况了如指掌:说李梦阳是明代大文学家和朝廷重臣,此人对张凤翔崇拜有加,视为偶像,可见凤翔生前的名气远在李梦阳之上,如果不是死得太早,定会非同凡响,光耀后人。还说李梦阳编著的《张伎陵集》,已经编入《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要想查看必须经过领导批准,说完就去请示馆长。
不一会儿,馆长过来了,这是一位年纪大约在四五十岁之间的女同志,态度和蔼。只见她随手将一本绿皮精装版图书放在桌上,封面上写着《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我们按照她指引的页码,将书翻到191页,竖写“张伎陵集卷之一,承德郎户部主事洵阳张鳯翔撰”等字样。看来这是文集目录索引,要看到文集,还需找到原版图书。
当我们提出复印文集的要求时,馆长断然拒绝了。她说学校图书管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这样珍贵的古籍,是不能复印的。我们再三请求,希望能够破例。但是馆长原则性很强,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我们感到失望,尤其是陈主任更是感到失望。他又向馆长提出想翻阅一下文集的要求,没想到馆长又拒绝了,说按制度规定,这是不行的。我们反复请求,说千里迢迢来到济南查找张凤翔文集,最起码要看上一眼。馆长终于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将我们领到了藏书室,让工作人员取出文集,供我们翻阅,时间仅限十分钟。
我们想将文集内页有关内容拍摄下来,还是遭到拒绝。无奈,只有将陈主任翻阅书稿场景拍成照片,留做纪念。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为了便于阅读,我将书页进行折叠,却被工作人员发现,当面制止,说读书要爱书,千万不能折叠,否则就会折断。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古籍的神圣和文化的尊严。
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旬阳名人张凤翔流传下来的文字,之所以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并苦苦寻觅。主要是因为它已演化成为旬阳的文化符号,其精神与思想,跨越时空,价值永存。
听说山东大学蒋震图书馆将要开发整理《张伎陵集》,祝愿此书早日出版问世,我们期待着,旬阳期待着。
责任编辑:旬阳县人大 文章录入:旬阳县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