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蜀河滋味长 - 文学艺术 - 365bet体育在线官网

五下蜀河滋味长


365bet体育在线官网 www.baidushihundan.com   2013-11-25 15:34:56   来源:本网   作者:陈长吟   点击:

    汉水边上有我的故乡。
    蜀河是汉水的支流。
    在蜀河与汉水交汇的地方,座落着蜀河古镇。
    到了蜀河镇,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1999年春天,我第一次到蜀河镇。那次是考察汉江,先后去紫阳的高桥镇看了乡村廊桥,在旬阳县城攀登了灵崖寺。到蜀河镇,已是傍晚,住在江边一个叫“夜明珠”的小旅店,老板娘给做的豆腐干炒腊肉。豆腐干是挂在灶头上,用炊烟薰出来的,黄亮沁油;腊肉是挂在房檐下,经过了一年的日晒夜露,精瘦耐嚼;经柴火铁锅焖炒出来,调进蒜苗、酸江豆等,那滋味啊,说起来我就满口生香,没齿难忘。
    第二天上午,我去镇上观光,蜀河镇的石板巷道、坡地院落连片成阵,让人称奇。我老家西路坝上的王彪店小镇,虽也有一排老房子,但短小多了,简单多了,并且逐年减少,正在被新厦替代。蜀河镇上的各种店铺,杂货小吃,居民生态,让我回到了逝去许久的童年光景。
    当时,镇街上的古建筑“杨泗庙”和“黄洲馆”都大门紧闭,铁锁高挂,无人问津。我通过小旅店的主人找到他们的熟人,才得以开锁进去。杨泗庙里是停产的地毯厂,蛛网罗布,尘灰飞扬,只有一个门楼昂然屹立,但砖墙残断。我去旧庙的背后看了石碑,拍了照片,然后悄悄退出来。留下一行脚行,带走几片风景。黄洲馆里是粮食仓库,很高的屋顶,很厚的墙壁,飘散着一股粮食的霉味儿。好一个“鸣盛楼”,雕梁画栋,舞台宽阔,楼顶一边是悬龙,一边是飞凤,相映成辉。可惜的是,悬龙没了尾,飞凤掉了一个翅膀,都摇摇欲坠……
    我又去看了清真寺、三义庙。老居民告诉我一个过去的顺口溜:“杨泗庙一支花,黄洲馆赛过它,三义庙矮扑塌,火神庙红疙瘩。”描述了几大古建筑的特色盛景。但是,博彩已经消褪,只留下灰色的印痕。
    回到西安,我写了《蜀河古镇》一文,首先发在“古城热线”网站论坛的“游山玩水”栏目中,介绍了古镇的简况和本人的观感。那时,自助旅行已风起,网友们得到信息,便乘火车、汽车、或自驾车奔赴陕南。后来,这篇文章又发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化旅游性的刊物《丝绸之路》上,被外地更多的读者所看到。
    我没有其它想法,就是要把留在自己头脑中的回味表现出来。这是一个作家的爱好和禀性。
 
    2004年秋天,我第二次到蜀河镇。那次是北京的紫图图书出版公司,约我写一本《陕西古镇书》,要求文章中必须配彩色图片,还要有乘车路线、方式、票价、食宿信息等。我从西安搭上长途汽车,一站一站的,走了丹凤旧城龙驹寨,鄂陕边界白浪街,山阳古镇漫川关,然后经湖北转到白河县的桥儿沟,再到蜀河镇。
    这次是走马观花,让闲置很久的照相机过足瘾。我中午到蜀河镇,又累又渴,便坐在街头一个小饭馆里,喝了一碗豆瓣稀饭,又喝了一碗洋芋拌汤,顿时肠胃爽快、精神抖擞,上街去按需要拍了相关外景照片,然后到车站,买票接着旅行。
    旅行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
    稀饭小菜一直是我生活中喜欢的主食。这是童年养成的习惯。
    蜀河镇的豆瓣稀饭和洋芋拌汤,那真是人间美味。
 
    2007年夏天,我第三次到蜀河镇。这次不是孤身一人了,而是浩浩荡荡。中国散文研究所搞“太极城笔会”,从北京请来了王宗仁先生,陈亚军女士,还有西安的孔明、庞进、杨莹、新民、王春、飞翔、李梅、田超、董雯诸君,热热闹闹地参观了太极城、红军乡、蜀河镇、西沟等风景地。
    在座谈会上,我就蜀河镇的保护问题,发表了写给县委马书记的一封公开信,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我觉得,此事纯靠民间力量不行,还得政府出面。县委书记很重视,把这封公开信,发在了政府网站上,各个机构各级干部都能看到。
    那一次,我们学会了一首民歌“兰草花”。在参观的路途上,在返回西安的火车上,大家不断地练唱,歌声中那种山野气息、纯真情感、悠扬格调、让人回味不尽。
 
    2011年夏天,我第四次到蜀河镇。这次是参加“旬阳太极城散文学会”成立大会和“中国散文网旬阳创作基地”挂牌仪式,会后上羊山采风,晚宿蜀河镇。我看到,街上的老民居已被编了号,由县人民政府挂了“重点历史保护建筑”的牌子。杨泗庙的里外清扫的干干净净,站在楼台上观汉水清流,心旷情怡。黄洲馆戏楼上的悬龙和飞凤已得到修复,神采飞扬,鼓舞人心。
    晚上,大家围在八仙桌上,品尝了著名的“蜀河八大件”。还有羊肉泡馍,就着甜浸蒜,吃得满头大汗。
    饭后去江边散步,吹着悠悠河风,听打鱼人哼唱民间小调,都觉得这是一个休闲养神的好地方。
 
    2013年夏天,我第五次到蜀河镇。这次,是为编一本书而来的。蜀河古镇已被列为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陕西最美丽的小镇,准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是,关于古镇的文字材料很少,需要发掘。江山还需文人捧,酒好也要勤叫卖,于是,镇政府和散文学会商量,弄一本以文字为主的书。当然,这是一种宣传手段,一种有意为之。但对我来说,宣传蜀河古镇早就是一种自觉行为。五下蜀河,绝非功利用,全是因为它的滋味让我留恋不已。
 
    现在,这本书已摆在读者面前。关于蜀河古镇的滋味,需要各位自己来感觉和品尝。我们做的事,说好像是为餐馆写了一个醒目的招牌,但是饭菜的味道呢,你得进馆入座,沽酒点菜,以解其馋、其瘾、其醉、其乐。
 
 

                             2013年中秋节前夕于吉祥村
责任编辑:县人大    文章录入:县人大

上一篇:想念你 我那永远的汉江渡口码头
下一篇:七旬老人回忆胡耀邦到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