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掺面
365bet体育在线官网 www.baidushihundan.com 2014-07-07 10:49:54 来源:本网 作者:吴昌勇 点击:
在乡下,一日三餐看似简单,但有时也很讲究。逢年过节,自不言说,那是集体性的吃好喝好,而且是腾出时间来走亲访友,除了坐在一起话家常,道年景,谈收成,最主要的还是把盏酣饮,面前的桌子上大盘小盘放满了各色菜肴,凉菜讲究搭配,热菜讲究内容,最后端上来的汤则讲究烹饪的功夫。现在日子好了,不再为吃穿发愁,借用老百姓的话说,“现如今,天天儿都在过年!”尤其是近些年,下基层走村入户,只要进厨房看一看,农户的日子就一目了然。灶台和案板收拾的是否干净,能看得出女主人是否干净利落,缸里的水深浅盈亏能看得出男主人是否勤劳顾家,园子里的蔬菜品种和长势能看得出这家人一日三餐的饭菜花样。说的是粗茶淡饭,其实全是无公害的粮食和蔬菜,且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调整食谱,若是春天,主食多以锅盔馍为主,以玉米珍稀饭为汤,再炒上一盘酱豆豉做菜,若是主人再讲究一点,还会炒一盘土豆片之类的农家菜。慢慢等园子里的莴笋长高了长肥了,定然会再多出两个菜来,一个是清炒莴笋片,一个是凉拌莴笋叶。春季天气逐渐变长,农活增多,中午饭尤为重要,锅盔馍耐饥,包谷珍稀饭解渴,这样的一顿主食下肚,能坚持到天黑再回家吃饭。夏季,园子里的菜多了起来,黄瓜、豇豆、茄子、西红柿等等,随便去园子转一圈,就摘回一大笼子新鲜蔬菜,放在案板上仔细挑拣之后下锅,就是一桌饭菜。立夏过后,对于农户人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三夏大忙,这个时候,一般是顾不上吃喝的,随便凑合点,填饱肚子,将地里的庄稼收拾入仓之后,才会炒上几个菜,蒸一锅米饭,全家坐在一起自我犒劳,有时还会喝点自酿的酒解乏。
头伏萝卜二伏菜。二伏过后,庄户人家会找来萝卜籽,撒在事先翻整好的园子里,称作热萝卜。待到园子里的萝卜缨子长到一尺多高时,女主人弯腰在菜园子里,忙活整整一个早上,拔去园子里的杂草,然后抱回一小捆沾着露珠的萝卜缨子,坐在院子里仔细挑拣、洗净、然后就着面汤和酸菜坛子里的酸汤,新泡一坛子浆水放在灶边。三五天后,女主人会问:下午吃面,吃麦面还是两掺面?刚从地里忙活归来,光着膀子的男主人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两掺面,在和点大蒜辣子。
很快,一碗大蒜辣子端上桌子,大蒜是入夏后地里新挖的火蒜,蒜瓣儿小,但是蒜香味儿浓,辣子是园子里新摘的辣椒,绿的冒油,个肥皮厚。大蒜要在石窝子里细细捣烂,辣椒要在案板上轻轻铡成小颗粒状,然后放入食盐和香油,拌匀后小碗盛出,绿白相间溢着油汪汪的香油,看上去很是养眼。紧接着,厨房里嘶啦一声响,葱段入锅,铲子翻动三两下之后,案板上新泡的酸菜接着下锅,待葱段发软,酸菜冒香,再将酸菜坛子放低,倒入一大碗浆水,盖上锅盖子煮沸。这时,女主人会继续问,放不放包谷珍。男主人不假思索地答道:放!有时还会再重申一下:多放点!闻得此言,女主人会揭开锅盖,舀几瓢水加入锅内,然后悉悉索索地翻出橱柜里的包谷珍袋子,舀上几勺子,撒入锅内,用勺子不停搅动,直到锅里的水再次沸腾,此时,转身捧起案板上的早已擀好,切得宽细匀称的面条散开,依次下入锅中,用筷子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搅动几下,锅里再次沸腾时,女主人解下围腰,边从锅灶里抽出多余的柴火,边朗声道:饭熟了。
大人和孩子依次端饭上桌,根据个人口味调入大蒜辣子,筷子在碗里搅动几下之后,呼噜一声,面条入口,此时不再言语,直到吃的额头冒汗,依然不做声,满桌子的呼噜声,足可见证,这顿饭有多么爽口。
面食是乡下人的主食之一,两掺面则是面食的魂魄。之所以称作两掺面,是因为以豌豆和麦子的面粉和在一起擀面,麦香味和豆香味互相融合,煮在锅里,面劲道、味浓郁,面条呈淡黄色,入口后香味一下子窜满整个鼻喉,摄魂一样的享受。细发一点的农户,入秋后会将豌豆和麦子种在一起,开春后,豌豆长蔓开花,麦子拔结抽穗,豌豆蔓缠着麦秆,因为豌豆花远远看起来酷似展翅的飞蛾,故将这一景观称作“蛾上树”。豌豆和麦子的成熟期基本一致,农户不用镰刀收割,直接将麦子和豌豆连根拔掉,拢成大捆小捆背回家,晒干后连枷拍打脱粒,豌豆和麦子搅在一起磨面,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两掺面材质。从种到收,麦子和豌豆生长在一起,互相适应,彼此缠绕,磨面之后,又融为一体,可想而知农户对两掺面的喜好之甚。
两掺面被庄户人家视为面之上品,吃两掺面离不开包谷珍、铡辣子、浆水菜,这三样缺一不可。包谷珍煮成糊状,包裹着面条,锁住面的清香,浆水菜不可过酸,切成小段,最好猪油烹炒,这样口感软和腻滑,辣椒一定要辣,这样方能吃的冒出汗珠来,周身通畅舒服。无论是农忙还是冬闲,两掺面时农户人家少不了的主食,只是吃法上的繁简有异。
两掺面最终还是进城了,城里人没有嫌弃它的土气和乡野,反而比乡下人更喜好这口,于是两掺面就顺其自然地出现小吃店和宾馆饭店,成为一大特色面食。只是城里人吃面时少了乡下人的那股淳朴和自然劲儿,没有面条呼噜入口的粗犷,也少了大蒜辣子调和的讲究细致,就连浆水菜也不如乡下那般讲究,但是城里的吃客依然不少。尤其是头一天喝醉了酒,第二天若是来一碗两掺面,那是不二的选择。也许若干年后,两掺面会长久地写入城里人的食谱,其实这也是一种融合,是城里人和乡下人饮食习惯的主动靠近,更是饮食文化的浸透融洽,一碗普通的面条,品尝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包容和接纳。在饮食差异逐渐缩小淡化的今天,城乡一体也如两掺面般多了些许聚散自如的清香和抱团发力的劲道。
头伏萝卜二伏菜。二伏过后,庄户人家会找来萝卜籽,撒在事先翻整好的园子里,称作热萝卜。待到园子里的萝卜缨子长到一尺多高时,女主人弯腰在菜园子里,忙活整整一个早上,拔去园子里的杂草,然后抱回一小捆沾着露珠的萝卜缨子,坐在院子里仔细挑拣、洗净、然后就着面汤和酸菜坛子里的酸汤,新泡一坛子浆水放在灶边。三五天后,女主人会问:下午吃面,吃麦面还是两掺面?刚从地里忙活归来,光着膀子的男主人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两掺面,在和点大蒜辣子。
很快,一碗大蒜辣子端上桌子,大蒜是入夏后地里新挖的火蒜,蒜瓣儿小,但是蒜香味儿浓,辣子是园子里新摘的辣椒,绿的冒油,个肥皮厚。大蒜要在石窝子里细细捣烂,辣椒要在案板上轻轻铡成小颗粒状,然后放入食盐和香油,拌匀后小碗盛出,绿白相间溢着油汪汪的香油,看上去很是养眼。紧接着,厨房里嘶啦一声响,葱段入锅,铲子翻动三两下之后,案板上新泡的酸菜接着下锅,待葱段发软,酸菜冒香,再将酸菜坛子放低,倒入一大碗浆水,盖上锅盖子煮沸。这时,女主人会继续问,放不放包谷珍。男主人不假思索地答道:放!有时还会再重申一下:多放点!闻得此言,女主人会揭开锅盖,舀几瓢水加入锅内,然后悉悉索索地翻出橱柜里的包谷珍袋子,舀上几勺子,撒入锅内,用勺子不停搅动,直到锅里的水再次沸腾,此时,转身捧起案板上的早已擀好,切得宽细匀称的面条散开,依次下入锅中,用筷子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搅动几下,锅里再次沸腾时,女主人解下围腰,边从锅灶里抽出多余的柴火,边朗声道:饭熟了。
大人和孩子依次端饭上桌,根据个人口味调入大蒜辣子,筷子在碗里搅动几下之后,呼噜一声,面条入口,此时不再言语,直到吃的额头冒汗,依然不做声,满桌子的呼噜声,足可见证,这顿饭有多么爽口。
面食是乡下人的主食之一,两掺面则是面食的魂魄。之所以称作两掺面,是因为以豌豆和麦子的面粉和在一起擀面,麦香味和豆香味互相融合,煮在锅里,面劲道、味浓郁,面条呈淡黄色,入口后香味一下子窜满整个鼻喉,摄魂一样的享受。细发一点的农户,入秋后会将豌豆和麦子种在一起,开春后,豌豆长蔓开花,麦子拔结抽穗,豌豆蔓缠着麦秆,因为豌豆花远远看起来酷似展翅的飞蛾,故将这一景观称作“蛾上树”。豌豆和麦子的成熟期基本一致,农户不用镰刀收割,直接将麦子和豌豆连根拔掉,拢成大捆小捆背回家,晒干后连枷拍打脱粒,豌豆和麦子搅在一起磨面,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两掺面材质。从种到收,麦子和豌豆生长在一起,互相适应,彼此缠绕,磨面之后,又融为一体,可想而知农户对两掺面的喜好之甚。
两掺面被庄户人家视为面之上品,吃两掺面离不开包谷珍、铡辣子、浆水菜,这三样缺一不可。包谷珍煮成糊状,包裹着面条,锁住面的清香,浆水菜不可过酸,切成小段,最好猪油烹炒,这样口感软和腻滑,辣椒一定要辣,这样方能吃的冒出汗珠来,周身通畅舒服。无论是农忙还是冬闲,两掺面时农户人家少不了的主食,只是吃法上的繁简有异。
两掺面最终还是进城了,城里人没有嫌弃它的土气和乡野,反而比乡下人更喜好这口,于是两掺面就顺其自然地出现小吃店和宾馆饭店,成为一大特色面食。只是城里人吃面时少了乡下人的那股淳朴和自然劲儿,没有面条呼噜入口的粗犷,也少了大蒜辣子调和的讲究细致,就连浆水菜也不如乡下那般讲究,但是城里的吃客依然不少。尤其是头一天喝醉了酒,第二天若是来一碗两掺面,那是不二的选择。也许若干年后,两掺面会长久地写入城里人的食谱,其实这也是一种融合,是城里人和乡下人饮食习惯的主动靠近,更是饮食文化的浸透融洽,一碗普通的面条,品尝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包容和接纳。在饮食差异逐渐缩小淡化的今天,城乡一体也如两掺面般多了些许聚散自如的清香和抱团发力的劲道。
责任编辑:县人大 文章录入:县人大
上一篇:我读书 我快乐 我健康
下一篇:乡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