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365bet体育在线官网 www.baidushihundan.com 2016-12-03 12:24:25 来源:本网 作者:大会宣传组 点击: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2月3日在旬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旬阳县县长 陈红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困难中主动作为、逆境中阔步前行的五年,也是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逐年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美丽富裕新旬阳”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工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基本形成,顺利完成了县十七届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年来,坚持把稳中奋进、又好又快作为发展基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空间不足严峻挑战,抓机遇、破难题,扩投资、促发展,县域经济总量持续攀升。预计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是2011年的2.07倍,年均增长12.4%,人均GDP达3.2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5亿元,是2011年的1.29倍,年均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7.36亿元,是前一个五年投资总额的2.86倍,年均增长23.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155元、9305元,年均增长10%、1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0亿元、贷款余额86亿元,年均增长15%、8%。主要经济指标均基本实现翻番、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全省县域经济监测综合排名位于29位,较2011年前进了13个位次,2012年、2015年两次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五年来,坚持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发展路径,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速,强动力、促转型,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末的14.26:50.32:35.42演变为9.5:59.3:31.2,呈现结构优化、产业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不断做强支柱工业,培育集群工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现代工业体系初具雏形。中科纳米在新三板挂牌上市,陕南唯一县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烟厂技改、旬阳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培育产值过10亿元企业3家(全市4家),预计2016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0亿元,是2011年的3.59倍,2016年二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拉动经济增长12.4个百分点;2011年—2014年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烟草、魔芋、生猪等传统产业不断做强,拐枣、油用牡丹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旬阳拐枣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建成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0个,预计2016年一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现代物流园、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运营中心及南方商场等一批商贸流通企业建成运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8%。先后创建AAA级旅游景区2处、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蜀河古镇、神仙洞景区开发建设拉开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帷幕,三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6.5%,拉动经济增长2.58个百分点。
五年来,坚持把城乡统筹、基础提升作为发展导向,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坚持规划先行,先后修编完成县镇、城乡一体总体规划及美丽乡村、移民搬迁小区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初步形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与镇、村庄规划等相互协调的城乡规划体系。“三镇一体”【1】大县城加快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8万人,近4万农民成为市民,城镇化率44.5%,较2011年净增8.2个百分点。累计投入395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旬小、安旬、旬白3条二级公路及广场背景街改造、太极城森林公园、天然气管网铺设、旬河廊桥、东坛三场、自强广场、南站广场、蜀河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吕河市级重点镇等项目加快建设,西康铁路复线旬阳段、十天高速公路旬阳段、江南快速干道、吕河汉江大桥、北站广场、商贸街党家坝段改造、蜀小路双河至上码段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修建农村公路320公里、县镇村示范路1300公里、便民桥60座,行政村水泥路通畅率达96%,县境内新增高速公路59公里,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92个村,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89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坚持环保优先,累计投入7.85亿元开展生态建设和环保治理,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系统建成投用,沿江沿河镇污水垃圾处理厂(场)陆续启动建设,汉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实施绿化造林面积4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2%;关停“两高”【2】企业42家,淘汰落后产能5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65万吨标准煤。国家卫生县城通过技术评估,先后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及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保障性住房先进县、人防工程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五年来,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发展追求,民生建设持续改善。累计投入51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县第三幼儿园、城关第二中学、16所镇公办幼儿园,及棕溪、金寨初级中学建成投用,旬阳第二中学、第四幼儿园启动建设,农村薄弱学校改造105所,13年免费教育启动实施,中小学生、幼儿园营养早餐实现全覆盖,职业教育深受中省市好评,高考二本上线率始终位于全市前列,8667名学生考上二本以上院校,1473名学生被“985”、“211”等名校录取,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及省级双高双普县称号。扎实推进公立医院、计生技术服务等卫计重点改革工作,形成了“两升两降三加强”【3】旬阳模式,“921”健康扶贫【4】、计生惠民绿色行动【5】等工作得到中省高度肯定,荣获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累计为参合农民、参保居民报销医疗费用8.59亿元,6.8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参保人员按月足额领取了养老金。全面落实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低保和高龄补贴、残疾人保障金等民生政策,切实关爱老年、妇女和儿童等群体,五年来,建成敬老院21个,入住五保老人1351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高龄补贴等各类社会保障资金9.31亿元,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累计取得省市科技成果24项、国家专利78件,连续三轮六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实施脱贫攻坚,推进精准扶贫,筹集10.26亿元资金主攻贫困人口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薄弱环节,1.58万户5.26万人通过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得到安置,9.11万人实现了脱贫摘帽,“十制”精准脱贫模式【6】得到省市认可。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等住房改善工程,全县人均住房面积从2011年的32.5平方米增加到35平方米。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62亿元,扶持创业人员2806人,新增就业1.58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7.87万人次。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电影《红军乡》、综艺节目《太极之城·山水旬阳》等在央视热播,95%以上的村(社区)设立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和广播室,“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在全市率先完成二轮《旬阳县志》的出版发行,成功晋级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职工互助保障工作2014、2015年度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荣获“省级模范县”。实施了红军镇“八一爱民学校”援建和红军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共建,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妇女儿童工作被省妇儿工委表彰为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先进集体。统计、供销、物价、气象、侨务、通信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年来,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发展活力逐步增强。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抓手,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等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承接省市行政审批事项80项,取消194项,对外公开县级部门权责清单,建成县镇政务服务网络,实行并联审批、干部代办、一厅式办公,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全面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商事登记走向“五证合一”【7】,新增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577家,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着力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完成了林权制度改革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不断深化财经体制改革,完成了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支付等制度改革,新增国有银行2家,组建商业银行1家、贷款担保公司1家、贷款公司2家、政府投资公司4家,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先后引进白银集团、三一集团、紫金矿业等大型企业集团,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6个,合同资金172.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00余亿元,魔芋精粉、拐枣醋饮、页岩板石等产品出口境外。
五年来,坚持把依法行政、改进作风作为发展保障,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亮晒作”全员行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313件,处分党员干部419人;清理超用办公用房5158平方米,取消公务用车93辆,“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强化政府精细管理,出台政府工作规则、招投标管理办法等“一则八法”【8】规章制度,建成全员电子联网考勤系统、政务在线督查平台,形成一整套管人、管钱、管事的办法,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开通了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电视台、便民服务热线,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传递政府声音。坚持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五年来,累计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205件,满意率达99%。推行县政府集体学法、聘请法律顾问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评议和人大审议制度。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法治旬阳”、“平安旬阳”建设,扎实开展打“五霸”【9】、抓“八治”【10】和“深化破小案、严打盗抢骗”专项行动,集中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农村“158”村域治理【11】,有效落实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监管责任,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县称号。
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苦奋斗,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五年的攻坚克难,培育了不畏艰难险阻的拼搏精神;五年的辛勤耕耘,奠定了新一轮追赶超越的坚实基础。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坚强领导、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对上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与创造性落实相结合的结果,更是全县干部群众在历届领导班子奠定良好基础上凝心聚力、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给予旬阳发展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五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各方的政治方向,高标定位谋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统筹兼顾抓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干字当头的工作作风,和衷共济促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利民惠民的工作追求,凝心聚力推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理政、依法行政的工作方针,固本强基保发展。五年攻坚克难,五年砥砺前行,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值得倍加珍惜,积累的精神财富影响更加深远,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发扬。
五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压力最大的是发展速度还不快,经济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资金、资源、土地、人才等要素供给矛盾还十分突出;我们感到最为牵挂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还不高,还有近7万贫困人口,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任重道远,更需昼夜兼程;我们感到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基础条件还很滞后,交通瓶颈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攻克的难题,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及高新区建设欠账仍然较大;我们感到最为忧心的是发展环境还不优,行政效能亟待提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强,不严不实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差距是加快发展的动力,缩小差距奋力反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坦然正视困难、勇于闯关夺隘,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开创旬阳全面崛起的历史新征程。
二、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旬阳转型升级、追赶超越的攻坚期,是旬阳率先发展、建设陕西强县的加速期,也是旬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的突破期,更是旬阳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决胜期。
纵观大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不容错失。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战略的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政府批准我县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委市政府支持我县在全市率先发展的大好机遇,必将为我县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发展条件、促进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要素配置、获取资金支持,拓展了新空间、带来了新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借势发力,未来五年必将成为旬阳大有可为的黄金五年。
放眼全局,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不容退缩。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内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风险隐患增多,结构性改革、城市治理等将迈出重要一步,这对经济基础还不够稳固、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的旬阳来说,带来的考验更为严峻。我们既要激流勇进,敢立潮头,又要行稳致远、创新争先,立足旬阳实际,见微知著,超前谋划,就一定能够在抢抓机遇中有效应对风险,迎难而上,使未来五年成为旬阳持续争先进位的五年。
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前景广阔美好,不容懈怠。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夯实了追赶超越的坚实基础,特别是从重点领域改革发力到新常态下破题前行,从城乡差距较大到城乡逐步一体,从昔日交通末梢到今日区域交通要道,从二产带动到三次产业基本协同发展,我们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都能以事业为重、发展为要,自信而不自满,知难而不畏难,立大志、担大任、创大业,信心十足,干劲百倍;各级党员干部都能知责明责,担当尽责,展现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全县上下都能发扬“能吃苦、会实干、比奉献、敢超越”的拼搏精神,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划桨开大船,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良好氛围。这些难能可贵的精气神,为我们建设陕西强县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强大支撑。
挑战无处不在,压力空前巨大,前景十分美好,机遇千载难逢。只要我们始终把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换,在化解矛盾上打开新局面,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就一定能够在建设陕西强县的新征程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获得利好。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四、五、六中全会精神,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议精神和中省市各项工作要求,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655”【12】工作部署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做强产业、建美城乡、收入倍增、共建小康,奋力建成经济实力强、城乡建设好、生态环境好、人民生活好、社会治理好、政治生态好的陕西强县。
未来五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突破3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达36亿元以上,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达15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以上,累计达 950亿元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5万元 、1.5万元以上;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城镇化率达52%以上,实现撤县设市目标;2018年底全县实现脱贫摘帽;经济综合实力迈入全省20强。
各位代表,机会再多,不抓只是空中楼阁;蓝图再美,不干等于镜花水月。今后五年,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狮子夺食的狠劲、黄牛爬坡的耐劲,为强县“强筋、壮骨、净面、换血、健体”,不断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一)以三产融合发展为方式,深度转型创新发展,为强县“强筋”。把产业发展作为建设陕西强县的核心支撑,围绕“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效益”目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高层次、更可持续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做优做强工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增量提质跨越,力争到2021年,全县产值1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上市企业3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120家以上、产值35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工业核心引擎。做优做强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品等支柱产业和一批配套产业集群,形成链条长、配套全、集群大、层次高、效益好的特色产业体系。依托铅锌、硅镁、纳米氧化锌等基础材料,以大地复肥公司、中科纳米公司为带动,建设硅镁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力争新型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80亿元;抢抓“中国制造2025”、“千亿陕汽”计划机遇,以陕汽宝通公司为基础,建设汽车装备工业产业园、环卫一体专用车等项目,力争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围绕风、光等资源开发,建设200兆瓦光伏、200兆风力发电项目,力争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产值40亿元;大力发展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主的特色生物制品加工产业,建设拐枣、油用牡丹加工及烟厂技改扩建、广誉远中药材深加工、富硒食(药)品产业园等项目,力争特色生物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按照扩规模、当龙头、创品牌、成支柱的要求,建设年产50万吨饮用泉水、30万吨富锶水、20万吨弱碱水及库区开发、特色养殖等项目,建成旬阳电站、仁河口电站,力争涉水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倾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双创优先、产城融合、改革开放”的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生物制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生态环保、文化旅游”三大配套产业,打造“新型材料与装备制造、特色生物制品、现代新型服务”三大百亿产业集群,积极争取省市政策支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视野抓招商,下狠劲上项目,发展产学研融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其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承载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和新型城镇化的试点区,力争高新区工业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按照“抓大、扶中、育小”的工作思路,深度研究解决阻碍工业企业发展的具体难题,完善帮扶机制,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战略合作、上市融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开拓市场,最大限度给予资金、土地、环境、服务等保障,营造支持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快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建成省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县。奋力建成国际拐枣研究所。主动加强与国内外拐枣研究权威专家交流合作,深度研发拐枣系列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建厂,培育一批拐枣加工龙头企业,把拐枣产业做成工农互促、富民壮工的支柱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长效产业。
做精做特农业。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按照品牌先行、企业引领、合作经营、大户支撑、园区承载的思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壮大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烟草、油用牡丹、拐枣、特色畜牧四大产业,加快发展魔芋、狮头柑、核桃、中药材、蔬菜等传统产业,引导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创意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山林经济,稳定10万亩优质烟草基地,建成10万亩油用牡丹基地、15万亩拐枣基地、20万亩核桃基地,巩固西北烟草第一大县地位,实现拐枣全国第一县、油用牡丹“北有菏泽南有旬阳”的目标。力争到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亿元,年均增长5%。提升经营水平。扶持发展园区经济,强化龙头企业培育,用好绿色、有机、生态、富硒四张名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鼓励园区扩张规模、提等升级、拓展市场、做大做强,建成5个省级农业园区、20个市级农业园区和20个县级农业园区,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专业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开展科技示范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力度,完善以农业科技、农资供应、现代植保、农村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广泛推行应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成冷水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汉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汉江干线支流堤防工程、“丹治”小流域治理、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及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系统、防汛防滑抗旱信息网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做大做深旅游业。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全域旅游理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到2021年,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成为我县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打造山水太极品牌。以太极图阴阳鱼岛和“汉江百里水岸画卷”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打造蜀河古镇、南羊山、神仙洞、红军纪念馆等景区景点,形成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以汉江南北两条旅游带为翼,以溶洞、名村、古院等景观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建设以“山水太极”为形象品牌的全国生态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实现吸引人、留住人的目标。探索人文传统、绿色观光、红色教育、健身休闲、全域养生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促推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景区景点。聘请国内外顶级设计团队,加快全县旅游总体规划、重点景区规划编制工作。依托生态基地,高端定位,把握关键,精雕细琢,建优景区景点。依靠太极图核心吸引力,开辟太极古城游、古镇度假游、红色文化游、休闲养生游和民俗体验游等一批精品线路,把旬阳建成陕川渝鄂等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目的地。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打造一批休闲观光特色景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挖掘秦巴汉水和太极文化精髓,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旬阳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高标准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商、咨询、中介、快递等新兴服务业和融资租赁、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全方位提档升级吃、住、娱、购及养生、家政、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转变,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提高。
(二)以城镇建设为突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强县“壮骨”。把城镇建设作为陕西强县的重要承载,以农村人口进城入镇安居乐业为目标,以城镇建设为核心,以交通互联互通为纽带,建设魅力县城、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优化空间布局。坚持产城融合、城旅融合,完善城镇产业、功能布局,形成以“三镇一体化”大县城为核心、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力争到2021年,县城常住人口达15万人以上,建成安康副中心。明晰产业布局,将城关作为城市发展区和服务业聚集区,吕河、白柳作为高新产业聚集区;双河、甘溪、关口、石门等作为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小河、神河等作为商贸流通集散区;蜀河、金寨、红军、仙河、构元、段家河等作为文化旅游创新区;赵湾、棕溪、麻坪等作为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区;铜钱关、仁河口、桐木作为山林经济、乡村旅游结合区,构建布局合理、梯次分明的现代城镇体系。坚持规划为先、规划为纲,推进多规合一,做到规划严控、执行严格、建设严管、违章严查、失责严究,不断规范建设秩序,努力提升建设水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最大限度集约节约用地。探索建立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建美做靓县城。充分发挥太极图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资源优势,向绣花一样抓好县城建设,大手笔谋划、大气魄打造、大力度快建,成为展示形象、方便生活、带动就业、提升县域竞争力的核心工程,建成省级文明县城。加快大县城建设,新城区补短板,在风貌提升、功能强化、宜居宜业上下功夫;老城区抓改造,在“保、疏、建”上做文章;“两翼”扩规模,在规划引领、统筹建设、打造精品上出实招。围绕解决空间优化、功能强化、交通畅通、管理提质、形象提升五大难点,大力实施阴阳鱼岛、功能广场、县城亮化、G211县城过境段、县城入口景观、城中村改造、森林公园提升、旬河滨河景观带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县城品位;围绕强化“行、停、管”工作,以双创工作为抓手,开展城区“乱、堵、缺”等问题治理,推进划行归市,严惩乱搭乱建、出店经营和违反交通秩序行为,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提升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围绕做好空中和地下两篇文章,推进小型综合体建设,加快县城公共停车场、公厕及各类专业市场规划与建设,统筹布局市政设施和地下管廊,学习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着力打造江河交汇、山水相融的滨水县城,让鬼斧神工的天然太极图扬名天下,使十大最美县城实至名归。
建成特色集镇。秉持“精而美、特而强”的理念,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延伸、产业支撑互动、功能互补配套,提升蜀河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吕河市级重点镇等建设水平,抓好双河、赵湾等10个万人重点镇建设,培育5个特色产业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完善的特色精品小镇,继续加大对边远镇村发展的支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下大力气补齐集镇环卫设施、配套管网等建设短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充分挖掘城镇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彰显集镇的特色和魅力,不断增强现代化新型小城镇辐射带动力和集聚吸引力,使特色集镇在全域旅游中有一席之位和承接之地。
建好美丽乡村。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科学规划,统筹推进,重点打造30个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乡风美、生活美的“五美”名村,因地制宜培育10个以特色文化、休闲旅游、民俗风情为主题的特色村。注重乡村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乡村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实施“洁净乡村行动计划”,以“改厕改圈”、“垃圾处置”为突破口,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抓好25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建设,全力打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迎人的农村生活环境。
建强基础设施。牢固树立大交通理念,建成G316安康至旬阳、旬阳至白河和G211旬阳至小河、S212甘溪至麻坪二级公路,及旬阳、蜀河、棕溪、兰滩口、力加5座跨汉江大桥,启动汉江旬阳段四级航道、通用机场、县域经济发展主干道【13】、重点旅游景区道路建设,竭尽全力争取西渝高铁在旬阳开口设站、桐旬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加快村级道路提等升级,实现组组通砂石路,村村通水泥路、通邮、通班车目标,形成一纵一横二级公路“十字型”为主骨架,绕城环线、南北环线为弧圈的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推进县城公交体制改革,加快公交线路向周边镇、学校、旅游景点、园区等延伸。建成吕河110KV输变电工程、35KV蜀仙T线改接工程,新建改造线路148千米,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旬阳”、“智慧城市”、“宽带乡村”建设,推动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强化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信息网络全覆盖。
(三)以生态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为强县“净面”。把生态建设作为建设陕西强县的硬性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使旬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迷人。
保护汉江水质。继续坚持“河长”负责制和网格化、流程化监管,持续推进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利用,扎实开展水质保护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江河断面水质监测。加快镇两厂(场)建设,规范运营县城两厂(场),实现县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开展污染源头控制、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汉江水质稳定达标。严格执行生态环境责任审计、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制度,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
实施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有效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支持发展以核桃、拐枣、油用牡丹等为主的山林经济、生态产业,及水电、风电、光电等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提升城镇环境友好水平、资源节约效益,实现“双赢”目标。强化全民生态意识,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消费方式。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14】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力促环境保护由“治标”向“治本”转变,推动县域生态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设生态工程。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开展天保、退耕还林、汉江绿化、能源利用、节水灌溉等生态建设,突出抓好县城、集镇、景区、道路、庭院等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绿化造林5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平方公里,提升自然生态屏障的保护功能。依法加强森林、水土、矿产等资源保护,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采矿区生态修复等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生态赤字。开展治污防霾行动,加大扬尘、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污染等专项整治和秸秆禁抛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努力提高空气质量。推进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创建省级生态文明镇9个,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30个,实现省级生态文明镇全覆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加快开放发展,为强县“换血”。把改革开放作为建设陕西强县的强大动力,探索一条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更宽领域深化各项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革除一切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旧体制,扫除一切阻挡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推进资源配置交易、招投标、投融资机制、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改革,建好现代市场体系。持续推进农村领域改革,抓好“三权”【15】分置、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大宗特色农产品保险、特色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改革。加快社会民生事业改革,重点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执法、县级公立医院、政府购买服务、户籍制度、殡葬制度等方面改革,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以更高水平实施开放融合。按照“西联、东出、北开、南融”的思路,积极对接西安、重庆、十堰等周边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区域产业转移,主动承接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汉江经济区产业辐射,加强与对口支援城市的合作,争取发展对外友好城市,形成大协作、大开放、大融合的区域合作新格局,推动旬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对外开放。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用好西洽会、厦洽会、丝博会等推介平台,办好境内外主题招商活动,大力推进全产业链招商,定点定向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与我县优质资源、优势产业嫁接融合,促成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上下游关联项目落户我县,力争到2021年,累计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个。着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力争到2021年,全县注册商标350件以上,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名牌产品1个及陕西省名牌产品3个、著名商标5件。
用更优平台保障改革发展。积极培植税源,建立财政稳定增长保障机制;改革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方式,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对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股份公司和各融资平台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格政府性债务管控,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做好互联网+金融工作,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总部机构、分支机构及新型金融业态落户旬阳,支持金融机构延伸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镇村银行。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出一批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做活投融资平台,支持城乡建设集团公司、扶贫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参与市场经营,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商业银行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长周期、低成本融资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业务,不断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联保、社会集资的监管与防控,强化金融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引进及培育一批在关键领域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名以上。
(五)以民生建设为根本,切实推进共享发展,为强县“健体”。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是建设陕西强县的最好诠释。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急需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倾力补齐民生短板,让全县人民更有获得感,共建共享幸福生活。
实施更有成效的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本届政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工作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再丰富、底线再织牢的要求,努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和认可度。上紧发条压实夯牢责任。夯实“七个一批”【16】脱贫攻坚责任主体,建立领导包、干部助、部门帮、社会扶“四位一体”帮扶机制,落实分类帮扶措施。建立退出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市退出标准、程序,开展预评估,及早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奖惩机制,大力提拔重用成绩突出的干部,及时调整处理落实不力的干部。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统计监测、审计巡查、第三方评估、群众评判、绩效考核等机制,增强督查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聚焦精准再添攻坚措施。持续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完善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实施“九大脱贫工程”【17】,全方位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转移就业扶贫等脱贫举措,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等产业链模式,确保全县贫困人口户户脱贫有措施、人人脱贫有保障。统筹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对脱贫退出的贫困户、贫困人口,保持政策稳定性、扶持连续性,确保2018年底全面实现户越线、村脱贫、县摘帽,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目标。创新方法破解资金难题。县本级配套财政扶贫资金每年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年增长不低于20%。积极探索资产收益、金融造血等扶贫模式,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力争每户贫困户资产性财产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同金融机构对接,扩大小额贷款、创业贷款等扶贫贴息贷款规模,破解贫困群众发展资金难题,让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能按需获得贷款。
发展更加普惠的社会事业。持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建成旬阳第二中学、第三小学、第四幼儿园,健全质量考核、评价与奖励机制,推进“四名”【18】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成全省教育名县。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县城万人体育场、镇村运动场所,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着力建设健康旬阳,使人人享有健康保障。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完成县医院二期、县中医院迁建、县妇幼保健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残联博爱康复中心等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力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全省“卫生计生名县”目标。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艺下乡、全民阅读活动,保护传承蜀河八大件、汉调二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巩固全国文化文物先进县成果。做好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国防教育、残疾人、老龄、慈善、双拥、档案、侨务等工作,汇聚推动旬阳追赶超越的强大正能量。
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19】发展,加快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兴融合,使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释放,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蓬勃壮大。落实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健全创新创业激励制度,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就业示范园建设,认真做好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降低政策受惠门槛,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技能,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县。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员工,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发展特质的“创客”【20】,建成一批有旬阳特色的“众创空间”【21】,打造一批业态活力强的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形成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创业、创新+创投”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
构建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事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扩大城乡社保体系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城镇职工医疗、养老等工作,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完善基本医保、大病救助、职工互助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建立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为基础,就业、法律、教育等为辅助,救济救难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一张网”。加快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关爱机制,建成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院和金寨、赵湾、麻坪3个区域敬老院,新建一批农村互助幸福院、城市日间照料中心,确保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无忧。完善以公租房、廉租房等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到2021年,棚户区改造4万户,建设公、廉租住房2000套,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让群众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进更加高效的社会治理。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根本,推进“三治融合”【22】新模式,实现社会治理新突破。精心组织“乡村审判”、“现场执法”、“释理执法”等活动,建立干部守法诚信档案和村干部推选前守法情况审查、上任前法律常识测试、上任时守法承诺、上任后学法考试、年度用法守法述职五项机制,及公民守法诚信大数据系统、违法失信惩戒机制,继续实施法律援助工程。完善信访“四项机制”【23】、政府聘请律师参与信访积案化解机制,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持续推进“三基”建设、“三化”工作【24】,构建科学、精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落实突发事件源头防控、情报研判、现场处置、社会管控、舆情引导“五位一体”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期盼,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法严打“盗抢骗”、“黑恶邪”、“黄赌毒”,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煽动闹事、制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偷税骗税、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有挑战、难度大、压力不小,但有机遇、条件多、潜能也大,只要全县上下抢抓机遇不松手,团结一心不动摇,顽强拼搏不懈怠,我县经济社会一定会实现华丽嬗变、二次腾飞、雄风重振。
三、竭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目标在前、重任在肩!我们将始终牢记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面对复杂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全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务必担起发展重任,牢记人民重托,加快建设讲法治、善学用、转观念、重实干、守规矩的人民满意政府,为建设陕西强县锻造过硬的主攻手。
讲法治,依法行政。“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完善政府学法制度,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及“三统一”【25】制度,健全重大决策过程留痕、人大审议、事后评估、责任追究、纠错改正机制,加强咨询论证和风险评估,切实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惩戒力度。
坚决执行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县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积极办理并有效落实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诚恳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落实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集中审批、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县镇村三级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扎紧管权限权的制度“围栏”,使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审批建立在监督中完成。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服务等各项制度,打造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产权交易、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中介服务、市民热线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创业。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开展百姓问政、政风行风评议、万名群众评议干部和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县政府等活动,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善学用,科学理政。“善政者,必好学且善思”。始终把学习作为政府工作的“新常态”,以钉钉子的钻劲和挤劲,学理论、学法律、学政策、学业务、学技能,提高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和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全局、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聘请专业团队,建立政府智库,学习借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运作模式,寻求符合县情的结合点,提升政府研判形势、把握政策、创新发展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思路方法,转化为建设陕西强县的创新举措,转化为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更多招商项目的能力和本领,用学习的成果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转观念,创新施政。“尊新必威、守旧必亡。”始终把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动力源”,大力推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创新,敢于突破惯例,勇于打破常规,以创新的理念发展经济、破解难题、造福百姓。坚持用新思想、新理念谋划工作,把关键点放在产业转型、旅游突破、设施完善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来,实现以思想观念的“开放”,引领行动的“突围”,助推发展的“赶超”。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冲破利益藩篱,勇于突破狭隘视野,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各领域工作出实效、上水平。用宏观战略之视野,立足县域放眼全国,追赶超越,争先进位,实现整体工作在全市率先、重点工作在陕南领先、特色工作在全省创先、亮点工作在全国争先的“四先”目标。
重实干,高效为政。“责重山岳,能者当之”。坚持大兴调查研究、埋头苦干、求真务实“三风”,困难面前不逃避、矛盾面前不回避、任务面前不推诿,对做出的决策、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制定“时间表”、明确“工作量”、细化“线路图”,真正办成几件群众急需解决的难事、干成几件群众赞不绝口的实事、做成几件群众拍手叫好的大事。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实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台账式管理,推行主要领导督办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主责部门集中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干部群众支持抓的责任体系,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问效,推动各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严格落实省委“三项机制”【26】,切实解决能力不足而“不能为”、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担当不足而“不敢为”,坚决摒弃推诿塞责、文过饰非的“鸵鸟型”干部,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病猫型”干部,好大喜功、自吹自擂的“孔雀型”干部,做敢抓敢管、敢于创新的“狮子型”干部,当踏实卖力、勤劳奉献的“黄牛型”干部,全力营造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守规矩,廉洁从政。“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始终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开展政府精细管理,修改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及人、财、物、招、审等配套制度和办法,强化对财政、人事、工程、惠民等重点领域规范管理,及重点、热点岗位和重要股所队长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从严控制行政成本,全力构建科学、透明、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确保“三公”经费逐年下降。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严惩公权滥用,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各位代表,建设陕西强县的目标引领着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着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大的勇气深化改革,以更高的标杆谋划工作,以更强的力度推进落实,以更优的成绩取信于民,为早日建成陕西强县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旬阳县人大 文章录入:旬阳县人大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旬阳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