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镇“人情消费”专项调研
365bet体育在线官网 www.baidushihundan.com 2016-05-04 08:49:37 来源:本网 作者:刘玉善 张震 点击: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遏制农村一些不良的人情消费陋习,倡导“红白喜事”节俭办理的良好风气,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消费理念,镇人大主席团于4月17日至21日逐代表小组按照3:4:3(富裕家庭3户,中等收入家庭4户,收入偏低家庭3户)的比例抽样调查,全镇共调研50户,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居民人情消费过多过滥问题十分突出,客观上加重了农民经济和精神负担,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对整个农村的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一、当前农村人情消费状况
(一)人情消费累计数额大。50户调查对象2013-2015年户均家庭年收入36120元,户均人情消费17444元,人情消费占家庭收入的48.3%,人情消费占家庭支出的55.4%。由于用于人情方面的消费过大,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甚至有农户借债送礼。在回答“您家人情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时,有65%的农户回答人情消费占2/3以上,吃、穿、用只占1/3。
(二)人情消费项目多。50户调查对象中,在参与结婚、出嫁、搬迁、满月、36生日、升学、开业、老人祝寿、服兵役、购车、丧事方面人情消费的农户分别为49户、49户、49户、49户、36户、43户、15户、32户、7户、9户、50户。据调查,传统的婚、丧、乔迁人情消费参与率达98%,逐步兴起的满月、36生日、升学、参军、祝寿等人情消费项目,且老人寿诞由以往的80岁提前到60岁开始操办,原本局限在亲属之间的喜庆事项已公开大肆操办,参与的调查户分别占98%、72%、86%、14%和64%。
(三)人情消费区域不断扩大。人情消费由以往的增进感情和礼尚往来,转变到顾及情面,因此送礼区域不断扩大,不仅左邻右舍、本自然小组内人情礼送,而且相邻村组也存在人情消费。据调查资料显示,50户调查对象,人情消费本院达100%、本组达100%、相邻村组占86%、其他区域占58%,据调查对象反映,传统的亲朋好友结婚、搬迁等人情消费是接客,逐步演绎到电话通知、请柬邀请,现在是听炮声,只要炮响就意味着要送礼。
(四)人情消费金额不断提升。每个调查户单笔人情消费标准一般根据本地总体标准、血缘关系、情感亲近程度以及特殊往来关系等来确定随礼数额,每次随礼对象不同给予的礼金数额不同。据调查,调查户单笔礼金额度大都在100元以上,其中50元占8%,100元占32%,200元占20%,300元占9%,500-1000元占25%,1000元占6%。单次礼金最高额度达1000元以上的有20户,占调查户的70%。有9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村人情消费额度越来越高。
(五)人情消费频率剧增。调查显示,调查户年平均人情消费17444元,人情消费按200元每次,平均每年至少消费87次,平均每月至少消费7次,也就是4-5天有一次人情消费,也有调查对象反映有时一天就有4-5个人情消费,一天要参加多家宴请。农户频繁参加各种名目的宴请,浪费了农民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农民正常生产和生活。
(六)巧立名目,增加人情消费。据调查对象反映,5年内在同一个消费对象中人情消费达3次的占12%,建房卖了建、建了一层建二层、隔年换车、租赁车辆等都举办宴请,甚至取老坟都过客。多数农户对此状况表示反感。调查户中,有35%的农户认为“当前的人情消费损害了人与人之间健康关系,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加重了农民负担,应该加以抵制”,有42%的农户认为“正当的人情消费必不可少,但对当前人情消费过多过滥的现象很反感”。只有不到23%的农户认为是“礼尚往来、别人去我就去”。可见多数农户对人情消费尽管参与,但内心深处是并不情愿、十分矛盾的。
二、农村人情消费过多过滥的原因分析
中国文化自古“尚礼”,所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情消费作为我国传统礼尚往来重要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维系亲情友情、和谐邻里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农村人情消费泛滥和混乱状况,已经背离了所谓“人情”的基本内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收入增长对消费的放大效应,使人情消费标准提高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的速度。同时,请客宴席的档次不断提高,所调查的24户请客收礼的农户酒席支出达40.06万元,户均16692元,最高达30000元,每桌消费一般在300-500元,客观上拉动了礼金标准水涨船高。尽管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提高,但在地区之间和家庭之间差异还很大,有相当数量农户生活还刚刚脱离温饱阶段,其收入用于家庭生产和生活支出后结余十分有限,而在约定俗成的风习之下,只能自己节衣缩食以应付越来越多的人情消费,调查中就有低保户用低保金参与人情消费。
(二)攀比心理。在人情消费中,收入高的送礼者如送出的礼金较低,送礼者会觉得面子过不去,还可能会引起非议。而一些收入不高甚至很低的农户送礼金太少则担心被人瞧不起,个别人甚至以较高数额的礼金满足虚荣心。人们习惯把人情往来频繁程度以及送礼多少作为衡量人缘好坏、情感薄厚的标准,于是礼尚往来越来越多,礼金层层加码,人情消费数额越来越大。
(三)从众心理。对近年来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许多村民心存不满,但如果不参加则担心被视为另类,所以只能和大家一样,无论各类庆典宴请名目合理与否,一般都会选择参与。
(四)投资回报和补偿心理。人情消费除了满足表达情感需求,近年来逐渐成为农村家庭“融资”的一种手段,虽然这不是人情消费的直接目的,但却是农民进行人情消费行为的一种动力。有村民说:如果2-3年家里没什么“事情”,就可能亏本。为了收回以往付出的人情成本,大家都巧立名目举办各种庆典和宴请,导致人情消费愈加泛滥。
三、整治农村人情消费陋习的几点建议
开展“人情份子”加重家庭负担专项调研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解决农村随礼风气泛滥问题,切实减轻农民经济和精神负担,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自觉抵制不良消费习俗,树立正确的人情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农村社会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确保“十三五”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注重舆论引导,弘扬现代文明理念,发扬勤俭节约、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观念和优秀文化主导农村意识形态,使农民在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物资财富的同时,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努力构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环境。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树立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使农村人情消费陋习失去存在和蔓延的土壤。
(二)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自觉抵制不良消费习俗,树立正确的人情观。应加强宣传引导,反对人情消费陋习,农民对改变目前的人情消费状况有内在期盼。应大力宣传具有时代特点、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情观,自觉抵制人情消费陋习。积极倡导多种形式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人情消费最终达到增进亲情和友情,而不应以金钱为目的,不单纯以金钱为手段。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倡导文明乡风,狠刹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风气,抑制人情消费泛滥。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社区作风建设,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要以转变干部作风带动乡风文明发展,以干部示范作用扭转农村不文明的人情消费风习。积极倡导“婚丧嫁娶”传统人情消费,其他人情消费可以亲朋小范围聚会,不大操大办。镇村干部不仅自己不举办、不参与各种非正当的庆典和仪式,而且要敢于抵制那些不文明的人情消费行为,用自己的行动让群众认识到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应该反对的,带动一方良好风气的形成。
一、当前农村人情消费状况
(一)人情消费累计数额大。50户调查对象2013-2015年户均家庭年收入36120元,户均人情消费17444元,人情消费占家庭收入的48.3%,人情消费占家庭支出的55.4%。由于用于人情方面的消费过大,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甚至有农户借债送礼。在回答“您家人情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时,有65%的农户回答人情消费占2/3以上,吃、穿、用只占1/3。
(二)人情消费项目多。50户调查对象中,在参与结婚、出嫁、搬迁、满月、36生日、升学、开业、老人祝寿、服兵役、购车、丧事方面人情消费的农户分别为49户、49户、49户、49户、36户、43户、15户、32户、7户、9户、50户。据调查,传统的婚、丧、乔迁人情消费参与率达98%,逐步兴起的满月、36生日、升学、参军、祝寿等人情消费项目,且老人寿诞由以往的80岁提前到60岁开始操办,原本局限在亲属之间的喜庆事项已公开大肆操办,参与的调查户分别占98%、72%、86%、14%和64%。
(三)人情消费区域不断扩大。人情消费由以往的增进感情和礼尚往来,转变到顾及情面,因此送礼区域不断扩大,不仅左邻右舍、本自然小组内人情礼送,而且相邻村组也存在人情消费。据调查资料显示,50户调查对象,人情消费本院达100%、本组达100%、相邻村组占86%、其他区域占58%,据调查对象反映,传统的亲朋好友结婚、搬迁等人情消费是接客,逐步演绎到电话通知、请柬邀请,现在是听炮声,只要炮响就意味着要送礼。
(四)人情消费金额不断提升。每个调查户单笔人情消费标准一般根据本地总体标准、血缘关系、情感亲近程度以及特殊往来关系等来确定随礼数额,每次随礼对象不同给予的礼金数额不同。据调查,调查户单笔礼金额度大都在100元以上,其中50元占8%,100元占32%,200元占20%,300元占9%,500-1000元占25%,1000元占6%。单次礼金最高额度达1000元以上的有20户,占调查户的70%。有9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村人情消费额度越来越高。
(五)人情消费频率剧增。调查显示,调查户年平均人情消费17444元,人情消费按200元每次,平均每年至少消费87次,平均每月至少消费7次,也就是4-5天有一次人情消费,也有调查对象反映有时一天就有4-5个人情消费,一天要参加多家宴请。农户频繁参加各种名目的宴请,浪费了农民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农民正常生产和生活。
(六)巧立名目,增加人情消费。据调查对象反映,5年内在同一个消费对象中人情消费达3次的占12%,建房卖了建、建了一层建二层、隔年换车、租赁车辆等都举办宴请,甚至取老坟都过客。多数农户对此状况表示反感。调查户中,有35%的农户认为“当前的人情消费损害了人与人之间健康关系,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加重了农民负担,应该加以抵制”,有42%的农户认为“正当的人情消费必不可少,但对当前人情消费过多过滥的现象很反感”。只有不到23%的农户认为是“礼尚往来、别人去我就去”。可见多数农户对人情消费尽管参与,但内心深处是并不情愿、十分矛盾的。
二、农村人情消费过多过滥的原因分析
中国文化自古“尚礼”,所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情消费作为我国传统礼尚往来重要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维系亲情友情、和谐邻里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农村人情消费泛滥和混乱状况,已经背离了所谓“人情”的基本内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收入增长对消费的放大效应,使人情消费标准提高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的速度。同时,请客宴席的档次不断提高,所调查的24户请客收礼的农户酒席支出达40.06万元,户均16692元,最高达30000元,每桌消费一般在300-500元,客观上拉动了礼金标准水涨船高。尽管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提高,但在地区之间和家庭之间差异还很大,有相当数量农户生活还刚刚脱离温饱阶段,其收入用于家庭生产和生活支出后结余十分有限,而在约定俗成的风习之下,只能自己节衣缩食以应付越来越多的人情消费,调查中就有低保户用低保金参与人情消费。
(二)攀比心理。在人情消费中,收入高的送礼者如送出的礼金较低,送礼者会觉得面子过不去,还可能会引起非议。而一些收入不高甚至很低的农户送礼金太少则担心被人瞧不起,个别人甚至以较高数额的礼金满足虚荣心。人们习惯把人情往来频繁程度以及送礼多少作为衡量人缘好坏、情感薄厚的标准,于是礼尚往来越来越多,礼金层层加码,人情消费数额越来越大。
(三)从众心理。对近年来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许多村民心存不满,但如果不参加则担心被视为另类,所以只能和大家一样,无论各类庆典宴请名目合理与否,一般都会选择参与。
(四)投资回报和补偿心理。人情消费除了满足表达情感需求,近年来逐渐成为农村家庭“融资”的一种手段,虽然这不是人情消费的直接目的,但却是农民进行人情消费行为的一种动力。有村民说:如果2-3年家里没什么“事情”,就可能亏本。为了收回以往付出的人情成本,大家都巧立名目举办各种庆典和宴请,导致人情消费愈加泛滥。
三、整治农村人情消费陋习的几点建议
开展“人情份子”加重家庭负担专项调研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解决农村随礼风气泛滥问题,切实减轻农民经济和精神负担,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自觉抵制不良消费习俗,树立正确的人情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农村社会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确保“十三五”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注重舆论引导,弘扬现代文明理念,发扬勤俭节约、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观念和优秀文化主导农村意识形态,使农民在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物资财富的同时,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努力构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环境。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树立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使农村人情消费陋习失去存在和蔓延的土壤。
(二)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自觉抵制不良消费习俗,树立正确的人情观。应加强宣传引导,反对人情消费陋习,农民对改变目前的人情消费状况有内在期盼。应大力宣传具有时代特点、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情观,自觉抵制人情消费陋习。积极倡导多种形式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人情消费最终达到增进亲情和友情,而不应以金钱为目的,不单纯以金钱为手段。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倡导文明乡风,狠刹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风气,抑制人情消费泛滥。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社区作风建设,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要以转变干部作风带动乡风文明发展,以干部示范作用扭转农村不文明的人情消费风习。积极倡导“婚丧嫁娶”传统人情消费,其他人情消费可以亲朋小范围聚会,不大操大办。镇村干部不仅自己不举办、不参与各种非正当的庆典和仪式,而且要敢于抵制那些不文明的人情消费行为,用自己的行动让群众认识到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应该反对的,带动一方良好风气的形成。
责任编辑:县人大 文章录入:县人大
上一篇:红军镇人大开展人情份子专项调研
下一篇:红军镇人大代表为旅游产业发展出谋划策